汇丰晋信基金何喆:重视FOF持有体验 构建高性价比资产组合
“慢慢变富”这句话并非一句简单的投教口号。详情>>
中信保诚基金席行懿:短债配置价值不减 城投债或是主线
“不放过每一个基点”,是不少固收基金经理的座右铭。详情>>
摩根资产管理张一格: 拓展固收业务 推动投资体系“落地生根”
近年来,摩根资产管理在充分发挥权益投资优势的同时,也加快了固收领域业务的发展速度,无论是团队建设还是产品发行都已颇具成效。详情>>
天弘基金赵鼎龙:搭建周期模型 精准捕捉债市机会
债市投资近年来发生了很多变化。详情>>
博时基金赵宪成:港股科技板块上涨行情有望持续
今年1月下旬以来,港股市场开启了一波反弹行情。详情>>
华宝基金赵启元:海外科技企业或释放较强业绩弹性
“2008年我刚到美国念书的时候,曾经参观过Facebook,那时Facebook的办公楼只有三层,和现在相比,显得非常小。”详情>>
银万资本余涛:在变局中寻找价值投资的恒定星光
“巴菲特说过,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银万资本研究总监兼基金经理余涛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价值投资策略一度面临质疑和挑战。详情>>
财通基金金梓才:正道求进 AI产业“潮起船升”
如果从长程视角来看金梓才的投资经历,可以明显地看到一场投资的“蝶变”。详情>>
天弘基金尹粒宇:以择时交易应对债市变化
在2022年四季度,债券市场“画风突变”,不仅令刚刚涌入的投资者措手不及,也让基金经理们感受到了“惊心动魄”。详情>>
汇安基金邹唯:挖掘制造业升级渗透率驱动机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形势持续变化,过往依靠较低的行业渗透率自下而上挖掘超额收益的方法变得不再可行,市场上的顺周期行业逐步占据主流,宏观经济周期对于投资的影响愈发显著。详情>>
富达基金孟峤:长期逻辑支撑 高股息赛道行情可期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高股息资产逐渐变得“人声鼎沸”,公募、银行、保险等各路资金纷纷涌入这一赛道。详情>>
财通基金金梓才:AI进入基本面向上阶段 今年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前度牛郎今又来!时隔一年,AI(人工智能)板块再度卷土重来,成为今年A股市场最炙手可热的投资主线之一。详情>>
南华基金黄志钢: 主观选股 量化投资
毕业于南开大学的黄志钢,在量化投资的“大江大河”中畅游了15年。详情>>
易米基金定增团队:定增投资结构性机会浮现
在资管市场中,有一个团队十多年以来只做了一件事——“以独特的产业链研究视角,专注定增投资”。详情>>
国联安基金邹新进:深挖高性价比优质资产 权益配置正当时
王国维曾经在《人间词话》中描绘过“人生三境界”。详情>>
广发基金宋倩倩:把握流动性四季轮转 深耕细作堆满“粮仓”
中短债基金是一类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略高于货币基金、同时又小于中长期纯债基金的产品。详情>>
银河基金黄栋:耕耘价值指数 见证十年砥砺前行
红利、价值、小盘风格可能持续。详情>>
恒越基金吴胤希:追求绝对收益理念 打造独具特色“固收+”
“希望投资者不论何时入场,都是持有基金收益的相对低点。”这是吴胤希始终以绝对收益为核心的投资理念。详情>>
华商基金张永志:可转债基金或迎来黄金窗口期
近年来A股市场跌宕起伏,相对“小众”的可转债走势颇为亮眼。详情>>
鹏华基金:港股医药板块迎来布局“窗口期”
近期,港股通医药板块表现亮眼,备受投资者关注。详情>>
排名 | 基金名称 | 日涨幅 |
---|---|---|
01 | 湘财鑫裕纯债A | +44.39% |
02 | 湘财鑫裕纯债C | +44.35% |
03 | 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期开放混合C | +8.78% |
04 | 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期开放混合A | +8.78% |
05 | 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 | +7.08% |
06 | 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 | +7.06% |
07 |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 +6.98% |
08 | 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 +6.96% |
09 |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QDII-ETF) | +6.91% |
10 | 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发起C | +6.85% |